延宕逾十年的淡江大橋興建計畫,日前在總統馬英九至實地視察後又起死回生,並且公路總局也配合提出具體的工程動工及完工時程規劃,雖然此橋素來有「選舉橋」的稱號,但不論未來興建與否,我們看到公部門與民間雖然對目前浮上水面的問題有共識,但對話卻沒有交集。
暫不論銜接淡水沙崙及八里台北港的淡江大橋是否有其必需興建的經濟效益,但根據公路總局提出簡報指出,此案遭到地方文史人士反對,最主要即在美學與建設有衝突。
暫不論銜接淡水沙崙及八里台北港的淡江大橋是否有其必需興建的經濟效益,但根據公路總局提出簡報指出,此案遭到地方文史人士反對,最主要即在美學與建設有衝突。
美的定義見仁見智,但自古至今,大自然的美是人工之美所不能取代的,素有「台灣八景」之稱的淡水夕照視野一分為二,就再也不是以往的淡水夕照了;再者,由於台灣教育長久以來重智識而忽略美學的培育,造成過去許多工程建設立意甚美,但完工後卻造成景觀慘不忍睹,以淡江大橋規劃案來看,公總雖然強調要打造台版雪梨大橋,但此定義為何?是依工程規劃團隊的認知來判定?還是有具豐富美學涵養及公信力的專業團隊來決策何種設計為佳?
隨著時代、人們生活型態的轉變,興建淡江大橋的需求及時空環境已和10餘年前不同,淡水本身自然觀光條件優越,地區居民有漁人碼頭、藝術工坊的前車之鑑,已深受其害,在不能確定美學可以實現在建設上的前提下,難怪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得不出來大聲疾呼:救救淡江夕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