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愛地球 林炳昌打造陶樂絲森林 推廣有機農業寧可虧損

林炳昌及顏姿琳夫婦為人父母,經營桃樂絲農場寓教於樂,
讓小朋友盡情塗鴉在文旦柚的套袋上,待農場內柚果果實
纍纍時,包裝其上,煞是好看。

【記者謝如珍八里報導】現在在台灣只要提到優質文旦柚產地,民眾會自然的想到「南麻豆、北八里」,位於荖阡村的「桃樂絲森林休閒農場」,是八里引進文旦柚農業的發源地,當時的發起人、八里區農會前產銷班班長林進興雖然已去世,但第二代傳人林炳昌承襲父親愛鄉、愛土地的理念,現在積極以多元的形態教育消費者有機農產的觀念,也希望為地方永續農作經濟產業。
林炳昌在家中排行老二,從小即和其他兄弟姐一同幫家中務農,但年輕時因農業辛苦及收入不穩定,農家長輩都鼓勵小孩出外工作,所以他20歲即離家,約30歲搬回家住,39歲才辭了工作,專心經營起家中的農場。離家期間擔任過食品公司業務企劃,也因興趣鑽研陶藝,而成了社區陶藝老師,沒想到這些經驗都幫助他現在將桃樂絲森林休閒農場經營的有聲有色。

推廣種植有機成本高  轉型休閒農場做品牌
「其實吃水果本來就是吃健康」林炳昌說,有機水果外表較差,甜度會稍低,但本身的風味極佳。當初回鄉務農時,社會上環保及健康意識都尚未成熟,消費者只注重農產品的外觀,農家生存要靠天、靠人,有機種植的風險及成本都高,令許多雖然有心、但須靠作農收入來養活全家的農友來說,要從事有機農業實在困難。
林炳昌當時單身,又非家中獨子,因為沒有養家的壓力,再加上一直在思考什麼是對人及環境都友善的務農方式,看新聞寫政府大力推動有機米政策,認為可以順應未來潮流,遂放手一博,開始了10年無農藥,第11年轉有機認證的農業生活。
「還好8年前政府補助推動休閒農業觀光」,林炳昌說,有機農產品需要打品牌、做形象,最好有一個平台可以接觸、教育消費者,進而推廣其內涵,8年前政府推動農業轉型觀光,在八里區農會的輔導下,他開始經營起農場及餐廳。
憑著一股不怕死的精神,林炳昌從零開始學習,只要農會或社區大學開設餐飲證照烹調課程,就硬著頭皮參加,再靠著瘋狂研讀工具書,還有熱心的親戚朋友、陶藝學生等人幫忙,設計出頗受好評的健康菜單,後來又因緣際會,協助農會開發農副食品如柚子茶、柚子醬油等,發現了研發週邊商品的重要,並陸續生產仿義式冰淇淋的水果冰棒、養生醋等等農場自銷產品,今日才能以餐廳及商品盈餘來打平從事有機農業的開支。
天公疼憨人,林炳昌全心投入有機農業本無空閒,42歲時卻遇見和朋友一起到農場遊玩的太太顏姿琳,因為覺得他種的水蜜桃好吃、樹梅汁好喝,有理想又有責任感,雖然2人差10餘歲,於數年前共組了美滿家庭,現在有1個寶貝女兒。
顏姿琳說,先生對人及土地有很深的關懷,自己也曾任八里大崁國小的代課老師,兩人經營農場有共同理念,就是以親子教育為主題,所以每年都辦理兒童繪畫比賽,鼓勵孩童親近大自然並創作;這幾年女兒出生後,隨著女兒的需要為經營農場的發想靈感,還陸續創作出不少健康餐點。
為了女兒不愛吃水果愛吃冰,林炳昌使用2顆新鮮有機柚果,加入少許果糖打成冰沙,
裝在手工挖空的柚果中,讓女兒看著、吃著都好開心,也順利攝取維生素及纖維質,
季節限定在餐廳推出,受到許多好評,但雖然如此,因製作費時又費工,苦了不少工
作人員。

每年農場舉辦兒童繪畫比賽,優秀的作品也拿來運用在產品包裝上,讓孩童有榮譽感。 

現在在餐廳打工的工作人員多為在地子女,有些是顏姿琳任教國小時的學生,
提供年輕人在地就業學習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