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淡水召開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論壇 李乾朗教授呼籲老街不用急著拓寬

【淡水訊】淡水文化基金會於六月十八日邀請私有古蹟相關管理單位籌組「淡水文化資產守護連線」,並舉辦「二00八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論壇」。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李乾朗在會中指出,淡水老街歷史聚落的人文意義應重視,不用急著拓寬,應朝修景方向努力,尤其應打開福佑宮廟埕開放廟埕廣場。

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李乾朗指出,淡水老街不急著拓寬道路,但並不是一切都要停止,而是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三思,找到合理性的方案,逐步修景成為更好的街區風貌!例如清水巖祖師廟旁清水街周邊影響到天際線的高樓街屋,應該透過顏色處理及綠美化修景來改善景觀,而福佑宮前中正市場的改建案,應再審慎評估整個開放做為廟埕廣場,讓「媽祖拜觀音」。

「二00八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論壇」上午在真理大學大禮拜堂牛津會議廳舉行,台北縣文化局主任秘書卿敏良、淡水鎮鎮長蔡葉偉、連線成員福佑宮、龍山寺、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紅樓及關心淡水文化資產保存的民間團體或個人等單位,共五十七人出席,會中首先由淡水文化基金會莊武男董事長專題演講,以台北賓館古蹟修復為例,特別強調文資修復,應特別借重傳統匠師的專業經驗,殼牌倉庫修復監督應由民間參與。

接著進行論壇,分為三場次舉行,第一場『以淡水文化風貌保存區規劃』,由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主講,介紹淡水文資保存應與都市設計結合,透過「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規範新建築建設,才不會與淡水文化風貌衝突,將淡水二十三個古蹟做為淡水都市設計的觸媒,北縣文化局前主祕張寶釧以『找到保存與發展的交叉線』回應,將近年來拍攝淡水風貌變化及觀察提出省思。

第二場邀請台北大學民藝所副教授李乾朗論述『淡水歷史聚落的保存-以淡水老街為例』議題,其中有關大家關注的重建街六號道路拆遷問題,由淡水鎮長蔡葉偉回應強調台北縣政府目前沒有拆遷時間表,重建街14至30號(知名文學家王昶雄故居)並不會完全拆除,退縮後可以保持立面。

第三場綜合討論由淡水基督長老教會蔡維倫傳道主持,與會人員針對上午的題綱及以「有形、無形淡水文化資產的保存」廣泛討論,桂竹文史工作室吳春和、義山里祈福保生宮蔡瀛等單位期待文資連線能擴大參與,連到淡水前線的竹圍及廣大的山區,激盪出許多的新看法。

「2008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論壇」只是一個起點,希望可以透過「淡水文化資產守護連線」這個平台將文化資產管理單位及關心文化資產的團體或個人圈在一起,落實在問題的解決,回到生活面的思考,增進淡水人的文化生活品質。

沒有留言: